, ,

各國工作與生活觀念-謀生. 為了工作而工作.自我實現. 尼特族 2023 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Nominee Gold Hugo Best Documentary入圍影片等5項

英文發音.英文字幕.2023.80分鐘.1片DVD

貨號: N05-25-03 分類: , ,
歡迎來信索取公播影片售價.service@sccedu.com

描述

當代勞動和休閒趨勢的全球調查,並思考了自動化帶來的潛在「後勞動」社會的益處和挑戰。

現代全球化社會很大程度上以工作為基礎。從孩提時代起,我們就被教導要注重結果、具有競爭力。對許多人來說,工作構成了個人身分的很大一部分。但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慧似乎超越人類的能力,國家和個人都將被迫重新思考工作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,因為當今存在的大多數工作可能會在幾十年內消失。技術專家和經濟學家主導了關於這種範式轉變後果的爭論,並經常將其描繪成科幻反烏托邦的世界。我們缺少的是人類的視角,這對我們這些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的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。

《下班後》的人物和故事橫跨四大洲,它尋求一個存在主義的答案:今天的工作意味著什麼,未來的工作會是什麼樣子,以及當我們不工作時會發生什麼。在美國,這部電影剖析了他們職業道德的加爾文主義根源,以及他們如何成為一個“無休假國家”,每年有數億小時的帶薪休假被閒置。韓國官員正努力應對「過勞死」的社會問題以及不同世代的工作觀。另一方面,科威特公民介紹了他們國家保障就業的獨特情況,即政府職位人滿為患,但人們卻無事可做,而且不存在裁員的情況。公民們積極參與生產力活動,但現實是,他們卻是世界上身體活動最不活躍的國家之一。在義大利,有一代「NEET」正在成長,他們不覺得有必要尋求任何形式的就業、教育或培訓。

工作是否賦予我們目標,還是阻礙我們過我們想要的生活?我們是否能夠擺脫「工作是我們生存的中心」這種近乎宗教般的信仰,還是我們會繼續為了工作而工作?如果我們真的停止工作,我們會找到新的目標,還是陷入漫無目的的過度休閒狀態?

 

最近瀏覽過的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