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同症並不是憑空發生的。文化機構和公眾人物精心策劃的運動透過塑造公眾輿論,系統性地將反 LGBTQ 偏見灌輸到美國文化中。20 世紀 60 年代,宣傳片以公共服務公告為幌子,警告家長注意當地公園裡的「掠奪性人物」。安妮塔·布萊恩特 (Anita Bryant) 在 70 年代發起的「拯救我們的孩子」(Save Our Children) 運動激發了保守宗教團體的聯盟,該聯盟傳播了性畸形會腐蝕國家及其兒童的觀念。80年代的愛滋病流行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同性戀的恐懼,「取笑」成為邊緣化異類的一種方式,隨後引發了憤怒、恐懼、暴力,甚至針對被認為低等的目標的謀殺。儘管自《婚姻平權》通過以來 LGBTQ+ 群體取得了進步,獲獎的 LGBTQ+ 節目和電影也受到了歡迎,但對同性戀者的精神傷害是很深的,奧蘭多 PULSE 夜總會發生的悲劇等事件提醒我們,仇恨宣傳有時會導致致命的後果。